2018年,办公室克服人手紧缺、工作繁重的压力,围绕学院“一流社院”建设和“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年”活动,自加压力树立“工作规范化,服务精细化”目标,从队伍建设抓起,从工作细节抓起,较高质量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 加强工作规范化
一是从细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要求,提升工作质量。办公室工作涉及办文办事办会,事多繁杂,工作要求高。2018年办公室着力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修订出台事关办公室工作的《公文处理办法》《档案工作管理办法》《学院驾驶员行为规范十条》《驾驶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并以“个人理、处室议、反复改、主任定”的方式,将现行业务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强调流程内部和流程间流转细节,制定出从岗位交接、工作时间点、工作内容、管理节点到操作办法等一整套运作程序,做到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标准。由此,理顺和规范了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使办公室工作有规范可遵循,为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规范“一岗双角多补位”,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团队协作。针对办公室人员调出导致人手不足、岗位调整的现实问题,从办公室工作全局出发,实行了“一岗双角多补位”的工作方式,对每项工作都明确了A、B角,要求A、B角都要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确保每项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有人负责落实。同时大力弘扬互相补位、协作配合的工作作风,加强团作协作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提升服务精细化
一是重谋划,努力做到谋以有方见能力。为更好当好参谋助手,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做到谋之有方、言之及时,办公室努力站在大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领会意图、吃透精神、辨明方向,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结合学院实际,策划了以“一流社院建设再深化”为主题的学院大调研方案;对学院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启动学院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并将学院的62项制度汇总编印《制度汇编》《制度要点精编》;提出学院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建议,牵头出台学院意识形态系列制度。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提出关于学院做好中央、省委文件发布、阅读和管理工作建议;针对个别处室出现的情况,规范明确各处室来文办理程序。理顺规范了党组会议、办公会议的会前议题提前征询等工作流程和要求,以及会后及时出纪要制度。对全院性会议进行筹划盘点,每月统筹安排好学院的重要会议,学期结束前梳理盘点学期前后全院性重要会议和活动。努力做到谋势有战略眼光,谋策能抓住要害。
二是重办文,努力做到文以载道见水平。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办理公文,办文重在明理载道。办公室文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发挥的优劣,也体现了办公室工作的整体水平。办公室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急迫感,努力加强学习,提升文稿写作水平。探索建立了文稿共享机制、互学机制、传帮带机制,进一步加强团队整体写作水平。一年,办公室发扬“老黄牛”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各类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自查报告等100余篇。完成全年1060余件机要文件及传真电报的阅办。共印发院党组、学院、办公室及函等文件61个。
三是重办会,努力做到会以周全见作风。办公室办会主要是做好会务服务工作,要求做到细致周全。着力抓好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一年来,理顺规范了党组会议、办公会议的会前议题提前征询等工作流程和要求,以及会后及时出纪要制度。全年组织院务委员会会议2次、办公会议10次、党组会议26次。努力做到会前,制定方案,细密周全;会中,全程服务,认真记录;会后,及时出纪要,确保落实。不断改进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重办事,努力做到事以缜密见精神。办公室所办之事杂多,关键在于处事“缜密”。 因此,办公室提出“三个既要、又要”:既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事,又要按照化繁为简的原则快办成事;既要遵循惯例办事,又要灵活创新办事,善于把杂事理清、把难事办妥、把急事办稳、把实事办好;既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又要分工不分家,加强配合协作、实现补台共赢、运转高效。一年来,办公室狠抓工作细节。从上会材料的格式统一到打印装帧,从公务接待中的消毒擦手巾到印有学院名称的定制文件夹,从图书资料的省委党校、浙图资源共享到着手为教职员工开通“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从公车安排中的热情服务到各项通知中的温馨提醒,办公室从这些不被人关注的细节着手,缜密思考,自加压力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服务水平。全年完成公务接待24批次191人次;车辆派遣683趟次,安全行车37493公里,学院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在12月份得到了省直机关正风肃纪工作组和驻部纪检监察组的肯定和表扬。图书资料工作在省财政厅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完成2016、2017年度共计309卷4407件的各类档案资料的入库工作,形成810.88GB的数字化档案,完成档案室机要室各类制度上墙,启用了阅档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开展。
五是重宣传,着力唱响浙江社院好声音见亮点。注重围绕学院重点和特色工作,积极采写信息稿,积极对外报送宣传。中央社院《社院通讯》录用信息19篇,中央社院网站刊登信息13篇,被采用的信息数量继续位列全国第一。报送省委统战部信息被录用报送中央统战部11篇,浙江统战微信公众号、网站录用信息8篇。网站信息的平均阅读量约3000人次,在浙江社院微信公众号推出47期177条信息,积极进行专题策划,先后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一流社院建设再深化”大调研、“浙江特色,全国一流”社院建设、“教改进行时”“奋进的2018”等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央社院微信公众号为配合第十三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召开而开设的 “地方巡礼”栏目中,浙江社院作为首站被重点推介。根据统战事业的发展和新精神的出台,两次对学院的多党合作图片展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与柯桥区委统战部、永康市统战部、吴兴区统战部合作共建多党合作宣传基地。
三、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党支部会议、处室例会制度,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作为全员都是党员的处室,办公室认真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等。上半年每月召开处室例会,下半年根据院主要领导要求,进一步改进为每周召开。在例会上,认真学习有关精神、接力朗读《之江新语》。通过这些活动、会议,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的重要讲话和会议、文件精神,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严格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在岗位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担当意识。
二是注重发挥年轻干部主力军作用。办公室工作担子重、责任大,办公室的干部又相对年轻,均为70后80后。为此办公室十分注重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能力素质和发挥年轻干部的主力军作用。例如,章明同志围绕最多跑一次撰写的文章被收录省直机关工委编著的《省直机关百名处长话改革》,并在12月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总结交流大会上作交流发言。选派徐晨怡同志参与到探索构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研究联盟活动中去,随调研组一同赴福建、陕西调研。选派张慧芬同志参加新颁布的《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宣贯暨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培训班。徐剑波同志在学院暑期读书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聂连军同志撰写了春节回乡调研报告,并在“党员小讲台”交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学习心得。通过以上多方面锻炼培养,进一步锻造办公室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谋、办事能干”的综合素养。
2018年办公室的工作,紧张而有序、丰富而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离院领导的要求和同事们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创新思路、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水平不够强,谋划和推进学院整体工作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同时,也面临人少事多和工作强度加大的问题。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以高效有序运转为目标,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在增强服务意识上树立新观念,在形成科学决策上多出新点子,在推动工作落实上寻求新突破,在加强统筹协调上力争新作为,在提高工作水平上实现新提升,进一步发挥办公室承上启下、参谋助手、服务保障、沟通协调作用,为推动“一流社院”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